大的电站项目首先要经过电网公司的核准,这是目前光伏电站推进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尚不景气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对华反倾销再度来袭,对光伏业影响也是较大的。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在美国销售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大概在每瓦0.75美元左右,而美国公司的平均价格约在0.97美元/瓦左右。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新能源板块中已经有39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年报,合计净利润同比下滑9%,天威保变等公司的业绩降幅甚至超过90%。如天威保变下属新能源公司就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能源企业投资收益为-12095万元,较上年度下降33608万元,下降幅度为156.22%。3月21日凌晨,美国商务部设定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关税最高税率4.73%,最低为2.90%。同时,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在进行相关调查,预计于2012年年底之前完成。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光伏大国,目前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进口,98%的销售依靠出口。
华泰证券郭春燕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光伏行业更是反倾销袭击的重灾区。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积极应对双反调查是必须的,但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二、加强示范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示范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示范效果
常州天合CEO高纪凡曾对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光伏产业链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利润在10%左右,电池片维持在15%~20%,而曾经暴利的多晶硅生产环节如今的利润率已经下跌到20%以下。然而盲目扩张,一味追捧,无异于史话之东施效颦。而之前,专注于组件制造的CSI阿特斯已经在洛阳建设了一座大型硅片厂,切入光伏前端制造领域。在光伏行业,有着一条清晰而完整的产业链,主要涵盖包括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在内的5个产业链环节。
2009年12月,英利的全资子公司六九硅业有限公司进入试车阶段,开始生产高品质的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多晶硅,这也标志着英利实现了向垂直一体化完整产业链的最终跨越。垂直一体化模式受挑战光伏产业实现平价上网的前提是系统成本降低,这意味着全产业链的利润都在不断摊薄。
然而,曾让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六九硅业,已经被英利处理成为一个长期的资产减值项目。同样,有些企业在销售自己技术复杂的产品时(一汽),也需要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以便提供标准的售后服务。企业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不仅保护了自己原有的经营范围,而且扩大了经营业务,同时还限制了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使企业的定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从而获得较大的利润。在行业效益较好时,打通产业链,将利润藏于企业内部,是不少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但在整个光伏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垂直一体化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
而在市场上,产品线全面,竞争更有优势。关于整合与分工,一体化还是专业化,当然会争议不断,而且将伴随光伏的发展历程。在吕锦标看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未必非要通过此种方式完成,通过提升技术和规模,使得企业在产业链其中一个环节做到最强就能在业内立足, 垂直一体化诱惑大,风险也大。同为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的尚德也宣布,以9890万美元收购从事硅料和硅片生产的顺大控股股份部分股权。
这种技术信息的对基础经营技术的开拓与发展非常重要。(核心能力的保持)例如云南玉溪烟厂为了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香烟,对周围各县的烟农进行扶持,使他们专为该烟厂提供高质量的烟草。
更关键的是,企业打通了上下游之后,不必担心原材料涨跌起伏,成本稳定,而且再遇到类似敦煌10兆瓦这样的招标项目,所报出的价格也肯定远低于单一业务的企业,竞争力明显。好的企业,必是能找到自己最好的菜。
从外部购买零配件通常比自己制造便宜一些,简单一些,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快捷地调节自己的产品以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偏好。那么,何为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形成的一体化组织。据王勃华介绍,某企业外购硅片的成本仅为0.31美元/瓦,而另一家企业的硅料成本约为0.5美元/瓦。江西赛维LDK在成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片生产商的基础上,2008年2月投资25亿美元成立苏州BestSolar公司,正式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领域;2008年11月,公司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赛维LDK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后者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坚守产业链的一环,认为,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而前者则以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信奉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带来成本的最低化。因此,内部交易会减弱员工降低成本,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再如,垂直一体化意味着通过固定关系来进行购买和销售,上游单位的经营激励可能会因为实在内部销售而是竞争有所减弱。此前,生产硅料、硅片的江西赛维LDK,其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又投资了苏州百世德公司,进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
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提高企业利润率的同时,亦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信贷评估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并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的现状下进行趋势预测,进而对信贷风险做出综合判断。垂直一体化迫使企业依赖自己的场内活动而不是外部的供应源,而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比外部寻源还昂贵。
然而,很多人甚至企业对其具体含义却不甚了了。当然,在交易的过程中,内部转让价格必须与市场接轨。
如许多领域内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前向一体化体系。招商银行某专业人士如是说。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和风险,曾经专注于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光伏企业纷纷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垂直一体化整合渐成趋势。如果内部能力过剩,就必须为过剩部分寻找顾客,如果生产了副产品,就必须进行处理。
例如,很多制造企业会发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本来开发专有机能和特许经营技能以便前向一体化进入零售货批发领域,并不是总如他们想象的那样能够给他们的核心业务增值,而且拥有和运作批发,零售网络回答来很多棘手的问题。如果一家企业必须经常改变产品的设计和模具以适应购买者的偏好,他们通常发现后向一体化,即进入零配件的生产领域是一件负担很重,因为这样做必须经常改模和重新改进设计,必须花费时间来实施和协调由此所到来的变化。
对于跃跃欲试抢滩光伏市场的中国五大电力集团而言,其进入的模式也更偏向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中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设想。中盛光电集团近期正式关闭其唯一一家正在运营的硅片厂。
后向一体化进入零配件的生产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灵活性,延长对设计和模型进行变化的时间,延长企业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在产能扩张以降低产品成本之外,更多的光伏企业开始追逐 垂直一体化,理由很充分:各个环节都可以成本价供应,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此外,长期从事硅片生产的浙江昱辉近期在四川投资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将启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收购了一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打造垂直一体化企业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各有各的好哪个是你的菜,适合自己的,得到市场考验的,才是你的菜。目前,常州天合就已经涉及到了除硅料以外的所有环节。尽管存在一个垂直关系,但是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可能需要不同的成功关键因素,企业可能在结构,技术和管理上各有所不同。
反过来在从一体化企业内部某个单位购买产品时,企业不会像与外部供应商做生意时那样激烈地讨价还价。在目前国内大部分硅片公司都难以降低成本而亏损的境况下,中盛光电选择关闭硅片厂也属于正确之举。
如今,扩张,打通上下游正成为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就可以了解零部件是如何进行装配的技术信息。
垂直一体化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做全产业链的企业很难在各个环节都做到前三,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反而将影响企业的利润。